目的地指南:

古氏羌人-傈僳族

日期:2009-9-19 12:18:57 作者:乡土人情 出处:乡土人情

古氏羌人-傈僳族

族名:

       自称“傈僳”,史称“栗些”、“力些”、“栗栗”等。

人口及分布 

       截止到1990年为57.486万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 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和四川 省的西昌、盐边等县。

历史由来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 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语言文字

        傈僳族操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作字母的文字,还有一种自己创造的没有字母的音节符号,均因结构不完善,未通行。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宗教文化

        盛行原始的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有巫师进行“驱鬼”或“杀鬼”,占卦等,巫还主持祭祀活动 。20世纪初,德宏、怒江地区曾传入过基督教和天主教。

习俗及社会 

        傈僳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社交自由,流行“公房制”。而且存在亚血缘族内婚,即同一家族内除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外,其余家属均可以通婚。
        人死后行土葬。成年人死后,全村停止生产劳动2--3天,举行吊唁活动 。入殓后停在门前,由亲属唱祭歌、跳葬舞。出殡入墓时,头在高处、面向东方。殉葬品不入土,而是悬挂在坟前的木桩上。死者没入殓时,村人忌食辣椒。
        妇女上穿右衽收腰短衣,下着长裙,头上饰以红白色料珠,胸前有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在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将一年划分为IO个季节月。主要节日有火把节等。
        新中国成立前,傈僳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封建地主制、家长奴隶制和个别地方的原始公社制残余三种情况。主要以农业为主,怒江地区耕作制度原始,兼有采集和狩猎。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改革了原始耕作制度,发展农业,修筑公路,还有了各类工矿企业和汽车修理等行业。实现了社会改造,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上一篇: 山地同胞-高山族 下一篇:澜沧江之濒-哈尼族

在线评论
姓名:
电话:
出发人数:
出发日期:
出游线路: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其它要求:
验证码: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信息......

  文章搜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公司地址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网站地图 | 更多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爱威海旅游网 版权所有:威海微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 鲁ICP备15008125号-3 爱威海旅游网热线:15666315157  www.awhly.com 威海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