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指南:

青藏高原:在那遥远的地方

日期:2009-04-02 3:30:40 作者:西藏旅游 出处:西藏旅游



  三上青藏高原

  一提起西部,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组组挥之不去的景观,大漠、戈壁、高原、雪峰、草原……它们在我的记忆里是那么的清晰,每忆及此,我仿佛又回到曾留有我足迹的令人魂系梦牵的青藏高原。

  三上青藏高原,每次总是从黄河之滨的兰州乘火车继续西行。当列车驶进青海境内,车箱里的音响便会播出《在那遥远的地方》那优美的旋律。

  在那遥远的年代--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导演郑君里率队远赴青海拍摄影片。王洛宾和藏族姑娘卓玛被导演选中出演该片。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散落着羊群、牦牛、帐蓬,奔腾的骏马,起落的牧鞭,多情的牧羊女,使年轻的王洛宾如痴如醉。夜幕降临,草原上一顶顶帐蓬升起缕缕炊烟,晚风送来一阵阵热情,奔放的西北民歌优美的旋律。藏族姑娘卓玛举起手中的牧鞭轻轻地打在萍水相逢的汉族青年王洛宾的身上。此情此景,那山那人,使王洛宾的创作灵感泉涌而出,这便诞生了作为西部歌王、中国民族音乐家的王洛宾和那不朽的经典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

  一代歌王王洛宾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问世后,使不径而走,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把这首歌作为他的保留节目唱遍全世界,至今已唱了半个多世纪。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巴黎音乐学院把这首歌编入该学院的东方音乐教材。

  来到青藏高原,也就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沿着当年王洛宾青海之旅的足迹辞别青海省会西宁再度西行。

  一路上汽车傍湟水西行,沿着汉藏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唐蕃古道,在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上奔驰。

  车出西宁城不久,汽车开始沿山路盘旋而上,山势渐高,车行前方的山头上出现两座造型别致的亭子,当地人告诉我日月山到了。

  日月山在青藏高原上可算是闻名遐迩,此山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所经之地,是唐蕃古道的咽喉之地。善解人意的藏族司机特地将车在这里停下来,让我们这些从内地来的旅客观光一番。下车后,我们走向为纪念文成公主进藏而建的日亭和月亭。亭内引人注目的是一组栩栩如生的壁画,生动描述了悠悠千载的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情景。这里海拔甚高,虽然时令已是春末夏初,但这里却是阵阵的西北风寒意袭人。

  笔者在海拔3600米的标牌前留影后,便在日月亭前俯瞰山下风景观。

  此山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岭,山的东部是青青的麦地和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显然这里是青海的农业区。再回首西望,映入眼帘的是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连绵不断的绿色草地从山脚下一直铺向遥远的天边。高原的天空是那么的湛兰、明净,能见度甚高,连远方碧波万顷的青海湖都进入视野,到了这里才对成语心旷神怡有了全新的感受。

  汽车驶离日月山,同车的藏族同胞告诉我们:文成公主进藏时,父母曾送她一枚日月镜,让她在思念家乡时掏出此镜可见到家乡景物。登上日月山后,文成公主回首东望长安,不见家乡,只见关山重重,心知今后一生再难重返故里,为免对镜再睹家乡之景而生伤感之情,乃在此山将镜摔为两半,毅然西行,后人遂在此建“日亭”、“月亭”以纪念。

  车过日月山,沿着蜿蜒的倒淌河继续西行。此河因天下河流皆东去,唯有此河向西流而得名,据民间传说,这是文成公主摔思念宝镜,断思乡之念,毅然西行感天动地而成。

  下山后便进入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草原。放眼望去,辽阔的草原上,绿草如茵,无边无际,浮云般的羊群,奔腾的骏马,有高原之之称的身披黑色长毛的牦牛,还有一顶顶白色的帐蓬点缀其间,草原上摇曳的兰色格桑花和身披红色藏袍的牧羊女更是茫茫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高天厚土之间,草原深处飘来《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声,让人怀念起洛宾老人和他深深眷念的卓玛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蓬,都要留恋的张望的卓玛姑娘,如今你在哪里?时过境迁,往事不能重演,而西部歌王洛宾老人带给我们的大西北民歌特有的韵味和独特的魅力,会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其经典之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五十年沧海桑田,王洛宾沉醉在西域之音相伴的云游的路上。而今,一代歌王王洛宾已匆匆离去,带着他对卓玛、对人间的无比眷念,走向遥远的天际,在他身后留下的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一大批在世界乐坛上闪闪发光的经典之作和天籁之音。

  康定溜溜的城

  西出成都,驱车经邛崃、雅安、天全来到川藏线上第一座屏障--二郎山下。

  虽然从季节上来说,已是春夏之交,登山途中,却举目可见白雪皑皑的山岭。当接近海拔3000多米的山顶时,已是风雪弥漫,令人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翻过二郎山,越过大渡河,再沿川藏线西行约二小时,便进入川西名城康定。

  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是一座富于诗情画意的西部小城。这座高原古城,三国蜀汉时名为打箭炉,亦称炉城,相传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曾命大将郭达在此安炉打箭而得名。

  与内地城镇相比,康定这座藏区小城有着其独特的风貌和神韵。

  漫步康定街头,熙熙攘攘的行人中,以藏族同胞居多。身着长袍、皮靴,一只手臂露在外面,腰佩短刀的康巴汉子甚是剽悍。而那些长辫垂肩,环佩叮当的藏族女子亦身着长袍,但色彩要比男子的长袍艳丽得多,且绣有花纹,头部还有形态各异的珠饰。

  信步走在城区内中桥,只见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散布在折多河两岸。一幢幢石砌的藏族房舍,一座座样式别致的藏传佛教喇嘛庙,还有身披红袈裟走过街头的喇嘛都分外引人注目。

  康定城座落在贡嘎山的余脉跑马山下,地处一个狭长的山谷之中,奔腾不息的折多河将小城一分为二,河上桥特别多,仅有三万余人的康定城竟拥有十八座桥梁。川藏公路穿城而过,来自祖国各地的汽车兵常年奔驰在这条世界屋脊的交通线上。康定是他们往返川藏途中的必经之地,这里的藏族同胞及李家大姐、张家大哥曾给他们提供了诸多帮助,川藏线上流传着军民鱼水情的一段段佳话。

  地处折多河谷的康定,是四川通向西藏的门户。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飞度二郎山,吹进了康定城,城内商贾川流不息,商品琳琅满目,这里已成为川藏间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我们在桥头还看到“上海百货商店”这样的店铺招牌,藏族小伙子驾驶着嘉陵摩托车在城内穿梭往来。

  小城的上空飘荡着《康定情歌》的优美旋律: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人们来到康定,总想登上跑马山,去感受一下歌中的意境。这里的人们告诉远方的客人:“不登跑马山,不能算到过康定城”。

  跑马山与康定城仅一箭之遥。出城步行约二华里,便来到山下。拾级而上,到跑马坪驻足,举目可见一朵朵溜溜的白云,俯首可见康定溜溜的城。

  跑马山,藏语为“拉挴则”,意为神女山,山上林木苍郁,山花纷陈。山麓山顶举目可见的吉祥禅院、凌云白塔、浴佛池等诸多建筑,更给跑马山平添了几分神韵。

  当地藏族老乡告诉我们: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康定各族人民都要举家上一次跑马山,在山上搭起帐蓬,燃上篝火,仰望天空那轮弯弯的月亮,唱起那经久不衰的《康定情歌》。

  1952年在维也纳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一曲《康定情歌》使各国青年为之倾倒。一首歌使康定城名声大震。

  如今,《康定情歌》这首极富民歌韵味的优美旋律,早已越过高高的贡嘎山、二郎山,传遍大江南北,唱遍五洲四海,并被选为地球十首代表性歌曲之一,通过宇宙飞船送往太空。

  外星人,你是否也在天上人间,为《康定情歌》这优美的旋律所倾倒?你是否也想光临地球,来康定这溜溜的小城作客,看那弯弯的月亮?

  走近敦煌

  一位知名作家敦煌归来,提笔写道,不到敦煌,不知中国文化之辉煌。

  敦煌、敦煌,天下谁人不识君。

  敦,大也;

  煌,盛也,

  大而盛者日辉煌。

  敦煌是笔者心仪已久、魂系梦牵的艺术圣地。

  当我和平君有机会结伴西行新疆时,途中顺访敦煌便成了我们的共识。

  走下嘉裕关城楼,穿过茫茫戈壁,在大西北粗犷、神秘的夜色中登车继续西行,人类艺术瑰宝莫高窟所在地--敦煌,便渐行渐近。

  列车在兰新线上奔驰。这千里兰新线河西走廊段,有一个名为柳园的小站,站虽小,名气却大,因为它是大名鼎鼎的敦煌的门户。大凡乘火车前往敦煌的天南海北的旅人必在此下车改乘汽车前往敦煌。

  车抵柳园,我与平君义无反顾在沉沉夜色中下了车,为的是一睹敦煌莫高窟的风采。

  柳园这地名颇富诗情画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垂柳依依。

  怀着对莫高窟的憧憬,我们在柳园迎来黎明。

  漫步柳园,却不见柳树的踪影,环顾四周,唯见大漠戈壁。此地地处河西走廊的西段,与新疆亦相去不远,想来柳园这地名与“左公柳”当不无关系。

  据史书记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末爱国将领左宗棠率部平定新疆叛乱,粉碎了沙俄及英帝国主义对我国新疆的侵略图谋后,并未立即打道回府。甘肃、新疆之行,使他深感大西北干旱少雨、沙尘肆虐以至民不聊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便率部植树。他派人从内地运来大批易栽种、生长快的柳树苗,先在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种植,继而率十万官兵与新疆百姓在天山南北植树造林。左宗棠率大队人马班师回朝后,其率部在河西走廊及新疆所栽柳树枝繁叶茂,蔚然成林,甘肃、新疆的老百姓称之为“左公柳”。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由于气候、水源、沙漠化等诸多自然因素,再加上人为的砍伐,当年的“左公柳”已不多见,而在敦煌的门户--柳园更难觅柳树的踪影。

  带着置身柳园,却未见柳树的遗憾,辞别柳园转乘汽车前往敦煌。

  柳园至敦煌这125公里的公路两侧是无尽的荒漠,不见飞鸟,难见绿色,人迹罕至,而敦煌则是大漠中的一小片绿洲。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丝路从长安沿河西走廊至此便分南北两路,南出阳关,北经玉门关,直通西域。

  车至敦煌县城,我与平君便马不停蹄换乘中巴车向东南方向继续前行,行约25公里,便来到大泉沟东岸的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穿过书有“石室藏室”字样的牌楼,走过林荫小道,只见山体上一个个蜂窝状的洞窟错落有致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这座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画廊位于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南北长1610米。

  莫高窟以大乘佛教的壁画和彩塑著称于世,这一艺术宝库共有492个洞窟,目前对公众开放的有北魏、北周、唐、宋、西夏等朝代艺术珍品的洞窟40个。

  走进一个个神秘莫测的千年洞窟,观赏色彩斑澜的壁画和形态各异的彩塑。这些艺术珍品虽经千百年风沙浸蚀,仍色彩艳丽,形神兼备。在巧夺开工、洋洋大观的艺术珍品中,人们目光逗留较多的是千姿百态的飞天形象。反弹瑟琶、飞天飘逸的舞姿虽凝固在石壁上已千百年之久,在我们的眼中却是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当年,那些彩塑、壁画作者的名字已无人知晓,这批杰出的民间画家、雕塑家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们留下的艺术瑰宝却永垂史册。

  敦煌还有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被各个时期的外国列强掠夺、偷运出境,至今还陈列在国外各大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者手中,这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国宝何日方能悉数完璧归赵?

  怀着既兴奋又沉重的心情走出莫高窟,望着迎面高高耸立的三危山,笔者脑海里浮现出的一句成语是:居安思危。

  三危山是连绵起伏的高大沙丘。走过无数名山大川的笔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山,便产生一登此山的冲动。山虽不甚高,却举步为艰。当我脚踩滑溜绵软的细沙奋力向山巅爬行时,却是脚陷流沙漫漫的沙海,爬一步的同时却退后半步,这真是“事倍功半”,鞋子也灌满了沙子。当我终于登上三危山的顶部,举目四望,只见大漠浩瀚,无边无际,蔚为壮观。

  此时正当夕阳西下,茫茫沙海呈现一派金碧辉煌,一队骆驼正在远处的一座沙峰处缓缓而行,悦耳驼铃声也依稀可闻。

  因为要赶当晚的火车前往新疆,我们未来得及一睹鸣沙山下月牙泉的风采,便匆匆重返柳园,多年后我与平君忆及往事仍以此引以为憾。

  西行归来,望着静静安置在笔者致远斋书橱中的一瓶从敦煌带回来的沙子,我的眼前又会呈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壮观景色,我的耳畔又会迥响起莫高窟随风摇曳的那一只只风铃发出的历史悠久的铃声。我想未能一睹月牙泉风采的遗憾也许并非坏事,它将成为我和平君二进敦煌的理由,何况那片神秘莫测的大漠深处还有穿越千古的阳关、玉门关遗址对人们的历史呼唤。

上一篇: 川藏南线十日自助游全攻略(一) 下一篇:西藏:走进美好的人间天堂

在线评论
姓名:
电话:
出发人数:
出发日期:
出游线路: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其它要求:
验证码:

  文章搜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公司地址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网站地图 | 更多友情链接 |